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交通要闻 > 媒体视点

闽浙边革命老区综合交通一体化加速

共谋大通道 边缘变桥梁

来源:中国交通报 版次:第06版:勘察设计·质监 时间:2025-09-01 16:09 浏览量:{{pvCount}}
| | | |

  近日,全国首个跨省革命老区交通一体化方案——《闽浙边革命老区综合交通协同发展总体方案》(简称《方案》)正式发布,标志着闽浙两省及宁德、南平、丽水、温州4市16县(市)的交通一体化进程迈入新阶段。

  该《方案》由浙江交通集团下属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江数智交院)规划院牵头编制,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

  《方案》紧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共同富裕目标,以“边缘变桥梁、落差转势能、资源变资产”为核心理念,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资源整合等重点领域,提出四大战略对策:共谋共享大通道,打造闽浙边共同体;织密交通基础网,加强县市互动协同;整合红绿产资源,做深做细交通融合;链接周边大枢纽,强化错位借力发展。四大战略为区域交通升级指明方向。

  协同突破省际行政壁垒

  《方案》覆盖总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惠及468万人。为破解省际行政壁垒,《方案》提出“一枢纽、两样板、三圈层、四网络”的战略框架,全方位提升区域交通品质与效能。

  “一枢纽”即共建一个闽浙边综合交通枢纽集群;“两样板”旨在共创区域交通协同发展和交通引领共同富裕的双样板;“三圈层”指预计到2035年实现边际县市间1小时交通圈,边际县市与周边南平、宁德、温州、丽水间实现2小时互联交通圈,与福州、杭州等周边城市实现3小时内连通;“四网络”为构建立体互联、布局合理的基础设施网,便捷舒适、一体高效的综合运输服务网,数字引领的协同治理网及协调联动的交通与产业融合发展网。

  消除“断头路” 建设共富路

  早在2018年,浙江数智交院便开始深度参与闽浙边交通协作。团队联合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同济大学等单位,从德(州)上(饶)高速公路温州延伸线(苍南)苍元至苍南段线位设计,到《闽浙边区域综合交通协同发展研究》,再到此次《方案》编制,全程提供技术支撑,推动标志性项目落地。

  浙江数智交院谋划了德上高速公路温州延伸线(苍南)及红色共富路(浙江209省道至福建207省道)。其中,德上高速公路温州延伸线(苍南)起于福建武夷山,终于浙江苍南,建成后将形成山海联动大通道,缩短两地通行时间;红色共富路串联沿线多个革命遗址与乡村振兴示范点,带动沿线旅游收入增长,实现“修一条路、兴一片业、富一方民”,让“断头路”变为连接民生发展的共富路。

  惠及沿线特色产业

  作为《方案》牵头编制单位,浙江数智交院团队凭借两项核心能力赢得闽浙两省认可:一方面是省际协同规划技术,团队参与了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级区域相关课题研究,科研经验丰富;另一方面是全链条政策转化能力,团队提供项目策划、规划咨询、勘察设计等全链条一体化服务。

  《方案》实施后,闽浙边区域协同发展将进入快车道,加速长三角与海西经济区要素流动,树立交通引领共同富裕的全国典范。2024年,德上高速公路温州延伸线(苍南)关键段苍南至泰顺高速公路开工,预计于“十五五”期间建成。届时,闽浙边界物流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惠及沿线超百亿元规模特色产业。今年7月,温福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计划9月底启动浙江段(温州段)建设。

  此次《方案》首次实现跨省革命老区交通协同制度化、体系化,不仅为闽浙边注入活力,更为赣粤边、湘鄂渝等地区提供可复制的协同范式,为全国革命老区振兴贡献“闽浙经验”。

  (兰慧慧)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