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交通要闻 > 媒体视点

福建 “四梁八柱”增强防灾抗灾韧性

来源:中国交通报 版次:第03版:平安交通 时间:2025-08-29 17:31 浏览量:{{pvCount}}
| | | |

  福建省是台风、强降雨等天气的高发区,农村公路因灾损毁问题突出。近年来,福建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紧紧围绕隐患处置、应急“叫应”、灾后重建、防灾韧性4项重点工作,强化“排查—整治、预警—备防、保险—投入、机制—数智”管理,构建“四梁八柱”防灾抗灾新模式,为农村公路拧紧“安全阀”。

  四方协作夯实防灾基础

  2024年,福建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聚焦严查风险、严治隐患两大环节,强化灾前风险管控,实施了第一批528处农村公路安全“微改造”,有效减少隐患路段交通事故数和伤亡人数。今年,福建新增第二批农村公路安全“微改造”300处,平均每处改造费用约14万元,实现“花小钱办实事”。

  据了解,为改善农村公路通行条件,福建公路管理部门实施“四改三增三优化”升级,即通过改视距、改路面、改路侧、改平交,增防护设施、增标线标志、增减速设施,优化行业标准、优化秩序管理、优化安全管理智能化,开展“一路一方案、一点一对策”科学处置。

  福建公路管理部门率先建立涵盖全省89家社会企业、56个大型在建项目的农村公路应急抢险名录库,构建“养护作业单位为支撑、国省干线公路专业队伍为辅助、社会力量为协助、在建施工单位为支持”的四方协作应急联动机制。全省布局了40个农村公路应急基地和552支养护应急抢险队伍,鼓励其与36个国省干线公路专业应急基地共建共享,进一步夯实防灾基础。

  双轮驱动保障灾后重建

  为减轻基层筹资压力,福建公路管理部门推广“保险共济、财政投入”双轮驱动模式,构建了更加有力的恢复重建体系;打造“职责明晰、流程规范、数据智能”的灾毁保险2.0模式,实现低保费、高赔率、快赔付;做到赔付与灾后重建“无缝衔接”,基本实现5个月内完成重建。

  福建公路管理部门还创新引入87名灾毁保险风勘员,实现与乡村公路专管员联合巡检、保险查勘,构建快速高效的查勘、修复、监督“绿色通道”。除保费补助外,在发生较大及重特大灾毁时,福建公路管理部门将在省级启动灾后重建专项补助,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2022年至2024年,省级启动3次灾后重建恢复补助,累计下达资金7196.7万元。

  为推动构建更具韧性的防灾基础体系,福建分地市实施“一市一主题”预防性养护,率先推行管养责任路段与专管员一 一对应的信息化网格编码,开展重点边坡桥隧、地灾隐患点、风险区划、抢险预置点位落图叠加,建成农村公路“一路一档”省级平台,为智能养护和风险防控提供数字支撑。

  (陈勤思)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