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一颗红荔行千里 _ 媒体视点 _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
今天是: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交通要闻 > 媒体视点

一颗红荔行千里

来源:中国交通报 版次:第04版:交通文化 时间:2025-07-02 10:54 浏览量:
| | | |

  又到荔枝飘香时。今年荔枝丰收,电商平台上“贵妃同款水果”销量激增,价格也更加亲民。得益于现代冷链物流技术,千里之外的枝头鲜味隔日可达。

  回望古代,荔枝的运输堪称一场与时间的赛跑。驿道上的快马接力,七日疾驰两千里;海路上的盐渍保鲜,让荔枝得以远渡重洋。这些智慧的尝试,记录着古人追求美味的执着,也见证着古代物流的演进。

  

红珠渡海 福船扬帆

  

  

  在天下荔枝中,福建荔枝占据一席之地。自宋代起,福州、莆田、泉州、漳州逐渐成为国内重要的荔枝主产区。宋代名臣蔡襄在《荔枝谱》中盛赞“今天下荔枝,当以闽中为第一。”《荔枝谱》中记载的32个荔枝品种,半数出自莆田。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福建的地理位置与交通状况,却给荔枝运输带来了重重阻碍。唐代时,地处东南一隅的福建山海相接、丘陵遍布,连接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与福建的“福州官路”路线错综复杂,出闽道路艰难险阻。即便到了唐末,黄巢开辟新路,福建与中原的陆路通道依然不畅。荔枝这种娇贵的水果,历经数十天的长途颠簸,很难保有好品质。

  时至宋代,福建的交通迎来发展。陆路方面,官府对进京官道进行了改善,铺筑仙霞岭、建州至延平路段的石路。海运上,泉州港崛起、市舶司设立,为海外贸易提供了制度保障。至此,福建构建起“驿道通中原,海船连四夷”的交通网络。在水陆交通的有力支撑下,福建荔枝便出现“名彻上京,外被夷狄”的美名。

  千年荔树枝叶繁

  三国时期之前,福建并无荔枝的相关记载。而后吴国向南开拓疆域,推动闽粤两地的海上交往,据此推断,福建荔枝极可能从广东传入闽地,因气候适宜而逐渐扎根生长。到了唐宋时期,福建荔枝迎来兴盛发展阶段。

  福建荔枝以莆田所产尤为出众。其中,“宋家香”“陈紫”“状元红”3个品种堪称福建荔枝“三绝”。时至今日,在蔡襄的故乡莆田,依然留存着32棵树龄超过500年的古荔树,树龄超过100年的更是多达2000余棵。

  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英龙街原宋氏宗祠遗址的“宋家香”。这株古荔树种植于唐代天宝年间,历经1000多年的风雨沧桑,依旧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堪称“果中活化石”。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荔枝闻名海内外,得益于其堪称一绝的荔枝栽培技术。南宋时期,当地果农首创掇树法无性繁殖技术。据南宋学者张世南的《游宦纪闻》记载:“20年来,使能用掇树法,取品高枝,壅以肥壤,包以黄泥,封护惟谨。久则生根,锯截移种之,不逾年而实,自是愈繁衍矣。”这一技术能够有效保留优质品种的特性,使得“陈紫”等名种得以广泛传播。

  盐渍荔枝出海路

  早在隋唐五代时期,荔枝便是福建进贡的珍品之一。唐末诗人韩偓在《荔枝三首(丙寅年秋到福州,自此后并福州作)》中写道:“遐方不许贡珍奇,密诏唯教进荔枝。”诗句印证了福建荔枝作为贡品的特殊地位。然而,福建荔枝真正闻名海内外,并非仅因贡品身份,更在于其曾作为福建古代海外贸易的商品之一。

  五代闽国时期,福建开始尝试荔枝海外贸易。据《八闽文化综缆》介绍,当时福建逐渐形成福州、泉州两个著名的海船建造基地,能承建大量的海舶与战舰。福建商人利用这些海船,将经过盐腌处理的荔枝沿着近海航线运往琉球。盐腌荔枝在风味上虽远不及鲜果,依然让周边地区领略到了福建特产的独特魅力。

  到了宋元时期,福建荔枝贸易迎来机遇。随着泉州港崛起为世界大港,先进的造船技术应运而生,大型海船让远洋航行变得安全可控。

  福建荔枝经泉州港、福州港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东南亚等地。为应对长途运输,商人们通过改进通风舱设计、竹筐分层存放等方式延长荔枝保鲜期。曾在福州为官的曾巩写下的诗句:“金钗双捧玉纤纤,星宿光芒动宝奁”,正是当时荔枝作为珍贵贸易品的生动写照。

  

福船乘风破浪。(泉州市泉港区委宣传部 供图)

  

1984年的太平港。(陈迟 供图)

  

  炭焙荔枝赴重洋

  进入明清,福建荔枝又为航海增添了传奇故事。相传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时,荔枝曾作为船队配载货物从长乐太平港启航。此后,明清之际尽管海禁与开海政策频繁更迭,但荔枝参与海外贸易从未中断,主要得益于当时荔枝加工保存技术的重要革新——从唐代“红盐之法”(盐渍晒干)逐步改进为“正尔烈日干之,以核坚为止”的日光晾晒法,以及炭火烘焙的荔枝干制作工艺。这种“保鲜”技术使荔枝干成为耐储存、易运输的畅销商品。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福建荔枝的贸易版图不断扩张。以海上丝绸之路为纽带,荔枝干不仅畅销东亚及东南亚诸国,更借助西方商船航线进入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据《荔枝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现状》一文记载,荔枝的海外传播呈现清晰的时间脉络:17世纪末从中国传入缅甸,约100年后传入印度和泰国;1870年左右抵达马达加斯加和毛里求斯,1873年由中国商人引入夏威夷;19世纪70至80年代从印度传入美国佛罗里达州,1897年引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这一传播轨迹展现了福建荔枝通过贸易网络走向世界的历程。

  (陈凌)

  

今日泉州港。(杨诜诜 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