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福建建立防汛临灾预警“叫应”机制 _ 媒体视点 _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
今天是: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交通要闻 > 媒体视点

福建建立防汛临灾预警“叫应”机制

来源:中国交通报 版次:第03版:特别策划 时间:2025-04-28 16:33 浏览量:327
| | | |

  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503省道临海路段,一架无人机轻盈腾空,沿蜿蜒公路低空掠过。该无人机搭载了高清视频和高清红外摄像头,能实时将高清影像与三维点云数据回传至指挥中心。

  东山县三面环海,每年8级以上大风天气超过130天,叠加台风、高盐等因素,沿海公路腐蚀老化快,养护难度较大。为此,东山县交通运输局与东山县空中巡管跨部门一体化数字治理指挥中心展开深度合作,积极探索“低空﹢公路养护”模式。目前,该县已完成重点路段、27座大中小桥梁和多处高陡边坡的定位标注,逐步构建无人机巡查三维实景模型。

  视线转向三明市,在205国道三明市梅列红3号大桥,新安装的普通公路桥梁临灾告警“叫应”系统更显“聪明”。一旦感知桥梁异常,该系统不仅会根据危害程度选择柔性阻拦或硬性阻拦,还会通过地图导航App发布路段通阻信息,告知附近司乘人员提早绕行。

  目前,福建省市县三级公路交通部门依托路网状态分析和监测数据处理系统,建立了防汛临灾预警“叫应”机制,更好实现预警信息从面到点、从上至下快速抵达基层末端和灾害一线,打通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

  近日,福建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针对重点普通公路开展自然灾害风险点落图叠加工作,初步筛查出重点路段自然灾害疑似风险路段538处1784公里、山洪淹没区路段323处1223公里。本次自然灾害风险点落图叠加整合了自然资源部门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路域外风险点数据和水利部门的洪水淹没区数据,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

  福建省普通公路管理部门还联合相关部门成立专项调度工作组,及时检查地方各级防灾部署情况,快速掌握各地应急力量就位、路网通阻管控、镇村生命线通达等信息,及时发布调度指令。

  目前,福建省普通公路已建成4个省级养护应急中心库、36个养护应急中心(基地),每个基地服务辐射范围100公里至300公里,遇重大灾害时可就近调度使用,实现任意地点发生灾害应急物资2小时到达。

  (陈勤思 刘砺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