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漳州市长泰区交通运输局紧扣“1658”强区工程,不断优化农村道路基础设施、运输服务质量,以交通先行“力度”提升民生“温度”,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浸润到百姓的心田里。
道路修复 让群众“畅”行无忧
“这条路(高仑线)真是修到我们老百姓的心坎上了!”高层村前湖社村民杨杉才感慨道,“以前路面有多处破板、裂缝,坑坑洼洼,颠簸难走,而且路又窄,会车错车很不方便。现在,路修好拓宽后,不管是日常出行,还是运输竹笋农作物、竹子、巨尾桉等木材,都很平坦顺畅,真是太好了!”4月初,高仑线(高层村-仑仔尾)路面铺设全线贯通,正在抓紧道路安全设施施工。
近年来,长泰区交通运输局抢抓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增发国债项目实施机遇,将各乡镇零散的受灾农村公路打包为“漳州长泰区农村公路灾后修复工程”,项目总投资1.058亿元,申请增发国债7700万元,实施9个乡镇(场、区、办事处)农村公路灾后修复140多公里。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公路灾后修复工程11个子项目有序推进,7个子项目完工,3个子项目主体完工,1个子项目正在桩基施工。
惠民公交 让群众“乘”心如意
“中骏云景府是新的住宅小区,随着小区入住率不断提升,居民出行需求日益凸显,尤其是老年群体需频繁往返枋洋、岩溪、林墩等地,建议将现有途径岩溪、枋洋的公交线路适当调整延伸至改片区,或增设短途接驳专线。”4月8日,长泰区交通运输局组织对第一季度8条群众提供的“金点子”开展研讨,把群众“急难愁盼”列入当前工作清单,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村,及时优化延伸3条公交线路,补充原先农客覆盖的偏远建制村,至目前,已投入运行公交线路16条、车辆56部,线路覆盖全区各乡镇,实现“全域公交化”。
快递进村 让群众“近”享便捷
“以前要骑车到十几公里外的镇邮政支局去寄件。自从开通了客货邮服务,许多村民寄点农产品给外地务工的孩子们,直接到服务点寄件,另外,公交车也能停靠,安排我们的土特产搭乘‘顺风车’进城。”青阳村村民王华斌开心道。按照上级部署,长泰区交通运输局积极构建“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城乡运输服务发展新模式,进一步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释放农村消费活力,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整合2个区级民营快递分拨中心,提升改造5个乡镇融合服务站、布设58个村级服务点,因地制宜开通了5条农村客运(公交)车辆捎带邮件快件和小件农产品,降低农村物流末端配送成本,提高城乡客运运营效益。(长泰区交通运输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