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国产大飞机C919开启沪港定期商业航班、青岛港全球首个港口服务类大模型开启公测、琼州海峡客滚运输“一线一策”模块上线运行……从繁忙的国际大通道到温馨的返乡归途,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热潮持续涌动,勾勒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图景。
近期,各地地方两会、交通运输工作会议陆续召开,为新一年工作谋篇布局。“新质生产力”成为各地部署2025年交通运输工作的关键词,各省交通运输部门谋新策、出实招,纷纷聚焦科技创新、低空经济、绿色低碳、数据资产等领域,积蓄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智的方向更坚定
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关键是做好科创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当前,各地交通运输部门着眼长远,将科技创新作为交通运输发展的核心动力,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
2024年,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实施路径。
2025年,江苏交通将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总目标,完成400公里高速公路智慧扩容、120个高速公路收费站智慧化改造、43个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智慧服务区建设,推进约1000公里普通国道监测预警、智慧隧道、“一张网”出行服务等数字化转型建设;建成约1500公里干线航道智能感知设施,推进长三角过闸App互联互通,启动30个智慧船闸建设和60个智慧港口项目建设。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计划推进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尽快形成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2025年,辽宁交通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标准规范引领,全年完成科技项目研发30项以上;积极推广应用隧道智能检测系统等实用技术,做好重点营运车辆北斗应用工作,实施温拌、再生路面500公里;推动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2074公里京哈走廊示范通道,力争成功申报国家试点省份。
江西将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成立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平台委员会,开展科技创新平台积分制绩效评价;坚持和完善“重点工程﹢有组织科技攻关”机制,实现重大科技项目与行业创新平台的刚性协同;谋划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数字化转型,不仅在设计、施工上,也体现在养护、运营等方面,实现全生命期数字化。贵州将推动公路养护数字化转型,推广应用卫星排查、无人机巡查等新技术,提升隐患排查治理效能;完成500公里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推进桥隧监测系统试点建设,完成31处高风险路段监测预警实施布设,启动公路安全韧性提升专项行动。
福建全省峰岭耸峙、丘陵连绵,高速路网隧道单洞里程总长超2000公里,新质生产力为路网监测带来强劲助益。2025年,福建交通将开展公路边坡监测预警试点以及临灾“叫应”联动处置试点,建设1座长大隧道、19座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立在役桥隧等结构物加固后评估体系,推进数智化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建设。
绿的底色更鲜明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2025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通知,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涉及老旧营运船舶、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和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对于支撑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意义重大。以“新”谋“绿”,各地交通运输部门抢抓政策机遇,不断构筑行业发展新优势。
2025年,内蒙古交通将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推进老旧营运货车和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报废更新,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占比100%,更换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200套以上,更新新能源巡游出租汽车1600辆以上。
河北交通将推动新模式低碳转型,深入推进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用足用好重型柴油货车新能源替代补贴政策,优化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充电停车位、换电站布局,全省新能源重型货车达到3.5万辆以上。
2024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并从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指明转型发展方向。
2025年,山西将深化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全生命周期资源消耗,推动形成与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相协调、与生态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交通网络,助力美丽山西建设;年内新增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100兆瓦,推进智能微电网建设,在和榆高速公路沿线打造9个“光储充供”示范站。
近年来,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交旅融合”也成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全面绿色转型的新思路。新的一年,山西、黑龙江、贵州、陕西等地交通运输部门将持续推动交通绿色人文融合发展,促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更好促进交旅、交能创新融合发展。
低空振翅更有力
无人机配送外卖、打个“飞的”去上班、乘坐载人飞艇领略如画风景……近年来,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天空变得忙碌起来。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动能。2024年年底开始,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至青岛市(区)直升机实现商务摆渡常态化运行,摆渡直升机从市区酒店起飞,将乘客安全送至机场。
积蓄新动能,政策持续加力。2025年,浙江交通提出要狠抓民航强省、低空经济;提升空港枢纽能级,布局低空新基建,强化试点引领,积极拓展场景应用,全面优化发展生态。山东交通将持续做好政策支持,加紧制定出台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编制低空飞行服务、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等管理办法,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全球首条跨海跨城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航线在广东开展验证飞行,深圳获批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广东省在低空经济领域集聚全国三成以上产业链企业,产业基础雄厚。2025年,广东将打造“1﹢3﹢N”低空经济发展平台,即1个省级综合飞行服务站,广州、深圳、珠海3个A类飞行服务站,若干个B类飞行服务站,推进通用机场、无人机起降场等建设,完善低空智慧物流、城市空中交通、航空应急救援等体系。
当前,低空经济功能还比较单一,主要以飞行培训、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等传统业态为主,需要因地制宜培育构建丰富多元、高质高效的应用场景体系。2025年,安徽交通将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推进“三网一中心一平台”建设,完善无人机国家监管平台与省服务平台数据对接;深化拓展低空场景应用,推动低空与工业应用、农林作业、物流运输、应急救援、旅游等融合发展。
近年来,低空经济赛道呈现爆发式增长,这种技术跃迁不仅改变交通方式,更催生万亿级新兴产业生态。2025年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产业项目引导资金政策,筹设省创业投资、数字经济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等基金。福建省人大代表建议,支持厦门入选国家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试点城市名单,率先探索发展低空飞行器。
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同样积极探索低空经济落地应用,先后进行了热气球自由飞试飞、大型无人机货运环线试飞、“无人机﹢越野车辆”实地测试等尝试。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抓住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低空多元应用三个关键领域,筹建内蒙古低空经济研究院,加快建设低空飞行器试飞测试基地。此外,内蒙古还将以呼和浩特航天开发区为牵引,培育呼包鄂低空经济发展圈,打造赤通锡低空应用集聚区和乌阿海满、乌兰察布低空旅游集聚区。
与数同行更紧密
数字化浪潮下,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从尝试到引领,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在铺垫已久的数据“沃土”上布局未来,不断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推动其成为产生经济价值的“金资产”。
2024年,山西阳泉数科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阳泉领航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以阳泉车城网—车路智行新生态项目的数据资源为基础,打造城市智慧巡检数据分析应用产品,并完成交易收入,成为全省交通领域首个数据资产入表企业。阳泉交通数据资产入表只是山西推动数据资产化的缩影。2025年,山西将开展省属企业数据资产入表试点,提升山西数据交易中心运营能力,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建立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持续放大数据流量谷效应。
四川将建设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数字底座,制定《交通运输数据运营服务管理办法》及数据资产目录,探索行业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开展公路资产化管理研究,建立资产数字化标准体系,完善资产数据库和路网底图。
北京的数据交易同样起步较早,交通运输行业数据资产化发展环境优渥。目前,北京已形成全国首个场景化、字段级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等先行先试成果,显著激发数据要素活力,未来将加快创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综合试验区,打造国家数据管理中心、国家数据资源中心和国家数据流通交易中心,深入开展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试点,完善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功能,积极推进企业数据资产入表。
近年来,伴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许多物流企业也纷纷开始数字化转型,产生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数据从资源变为资产,不仅事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收益,还与产业数字化建设效率息息相关。眼下,各地交通运输部门正着力深挖物流数据的潜力。例如,宁夏已获批全国网络货运数据共享、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试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成全区网络货运数据监管服务平台等。
2024年年底,甘肃印发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方案,明确2025年将健全公共数据资源体系,强化公共数据资源供给,优先推动在交通物流等领域形成一批公共数据应用示范场景。2025年,甘肃交通将加快推进“数据要素×交通运输”行动,积极探索交通运输领域公共数据资源有效利用;持续推进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省联动试点工作,建成甘肃省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成立天津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实现数据资产作价入股;滨海新区绕城高速公路实现天津市首笔高速公路数据资产入表……2024年以来,天津交通数据资产化工作亮点纷呈。根据天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天津将运用大数据等赋能城市治理,打造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平台,推进交通等领域智慧化平台建设。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的一次深刻革命,交通运输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必将推动行业深刻变革。在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举措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因地制宜精准探寻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看到了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看到了一项项既落子未来又服务当下的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这一切,都将不断塑造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不仅积极促进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更生动昭示着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记者:梁熙明 马闪闪)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