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福建高速公路服务区渐入佳境 _ 媒体视点 _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
今天是:2025年05月18日 星期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交通要闻 > 媒体视点

顺应需求 拓展功能 丰富业态

福建高速公路服务区渐入佳境

来源:中国交通报 版次:第08版:高速公路 时间:2024-08-26 16:01 浏览量:636
| | | |

活动现场。

  

驿坂服务区。

  

  近日,以“服务引领、新质赋能”为主题的第四届高速公路服务区汽车服务与能源发展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成功举办。

  论坛开幕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多家高速公路服务区、普通国省道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单位,以及绿色低碳建设、智慧监测系统、汽车后市场服务产品等汽车服务类企业代表汇聚一堂,深入探讨高速公路服务区汽车服务能力提升以及服务区能源转型发展新模式、新路径,交流展示各地创新发展成果,助推高速公路服务区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福建高速集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主动顺应汽车服务需求不断升级的趋势,全面实施服务区提升改造3年行动,拓展服务区功能,丰富服务区业态,构建更加完善便捷、高质高效的服务区平台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求。

  

林厝服务区后通道。

  

  以人为本打造个性化服务区

  沿着沈海高速公路福泉段一路行驶,一座蓝色的人行天桥映入眼帘,这里是泉州市泉港区的“新名片”——驿坂服务区。

  来到服务区综合服务楼,可见飞檐斗拱的闽南“骑楼”风格建筑,“茶韵古市”“福闽同舟”“书海元韵”“丰灯桃源”等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独特设计,让人仿佛回到泉州宋元海丝的繁荣时期。服务区内还设有服饰特卖场、中欧班列进口商品馆、闽台馆、八闽好物馆、高速数字娱乐馆等特色场馆,让人仿佛进入大型综合商场。闲暇时刻,还可以在国潮自拍馆来一场“蟳埔簪花﹢汉服”的特色体验……这种好看好吃又好玩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在福建高速公路沿线上可不止一处。

  近年来,福建高速集团将高速公路的功能从战略通道、运输通道提升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平台,全力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高速公路综合服务体系。通过开展服务区提升改造3年行动,完成75对服务区提升改造,建成24个党群服务中心、42个军人驿站、80个“司机之家”、40个自驾游驿站,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服务完善、群众满意的标杆服务区。

  打破传统,匠心策划,福建高速集团着力推动服务区与地方特色文化深度融合。在建筑风格、景观风貌、室内装饰、夜景工程等方面植入“福”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畲乡风情、茶文化等特色文化,将服务区打造为地域文化的展示平台,创建了竹文化主题的西洋服务区、铁观音茶主题的槐植服务区、畲乡风情主题的林厝服务区等标杆服务区。

  其中,龙岩古田服务区被打造成红色文化主题服务区,被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授予“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被古田会议纪念馆授予“古田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共建基地”;泉州洛阳江服务区将蚵壳厝融入服务区主楼建设中,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巧妙结合,并运用惠安石雕技术和现代彩灯勾勒出泉州东西塔形象,系统复原中国古代桥梁状元——千年古桥洛阳桥(万安桥),让文化遗产在服务区焕发新生。

  福建高速集团着力推动服务区业态与地方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强化与地方政府、知名商贸、旅游企业合作,以挖掘餐饮老字号、地方特产为主线,打造了八闽好物馆、八闽好货馆、闽台馆以及特色小吃、名特产品街区;持续推进农特产品进高速活动,全省近234家自营门店已全部上架福建名特优商品、“福农优品”,涵盖260多个品牌的4000余款商品,本土品牌名特产品占比超90%;举办各类展销会、特卖会、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将服务区打造成集餐饮、购物、加油、汽修、休闲等于一体的综合智慧服务区,促进公路与产业、旅游、餐饮、文化等融合发展,释放文旅消费新活力。

  福建高速集团促进交旅融合,着力推动“服务区﹢”高质量发展,以半开放式理念,在有条件的地方打开服务区后通道,将高速服务区与普通国省道直接连接贯通,与地方民族特色结合,与周边景区串联,通过“交通﹢旅游、交通﹢文化、交通﹢乡村振兴”等实现产业深度融合。目前,福建省有26个服务区打开了便捷后通道,为服务乡村振兴、百姓出行、全域旅游提供交通基础支撑,带动服务区周边特色产业、历史人文资源融合发展。

  其中,泉州槐植服务区深度挖掘安溪铁观音茶产业文化内涵,打开后通道直达茶产区,与地方政府、茶企共建“铁观音”茶文化旅游小镇;宁德林厝服务区于全国率先在后通道设置收费站,实现与后方八都镇猴盾村等8个金牌旅游村相连,将宁德市区前往八都镇的车程由原来的一个小时缩短至25分钟,有力带动八都镇乡村旅游发展。

  

青云山服务区光伏发电。

  

  联手共建智慧低碳服务区

  甬莞高速公路福永段青云山服务区屋顶,一排排光伏板汇聚成波光粼粼的蓝色海洋,源源不断地生产电能。这是福建高速公路首个装机容量超过80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年平均发电量超80万千瓦时。

  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底色。近年来,福建高速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把光伏发电作为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利用收费站、高速服务区屋顶等资源,大力推进光伏建设,进一步深化“光伏﹢高速公路”开发模式。今年以来,福建高速公路沿线已有8座光伏电站投入运营,目前共有14处光伏电站并网发电,预计每年可生产绿色电能411.12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3357.23吨。

  除了光伏发电,福建高速还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领域向“新”发力,携手宁德时代,建设4座电动重卡换电站,打造全国首条高速公路重卡换电绿色物流专线;完成196座充电站升级改造,建成16座乘用车换电站,并在尚未搭载充电桩的服务区布设智能移动充电车,缓解司乘人员的“里程焦虑”;拓展“光储充检换一体化”等新能源业务,在福州市仓山区林浦智慧园区建设首个集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全液冷超充、电池检测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示范站,缓解了周边超充站不足的问题,同时,利用光伏发电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不稳定的问题。

  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浪潮中,福建高速集团将进一步打造交旅融合“幸福路”、交能融合“绿色路”、改革转型“智慧路”,努力建成全国领先、人民满意的高速公路综合服务平台型现代企业。

  (杨微 张婷婷 本文图片由 福建高速集团 提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