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2018年度福建省交通运输厅部门决算 _ 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 _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
今天是:2025年05月22日 星期四

2018年度福建省交通运输厅部门决算

来源:本网站 时间:2019-08-23 10:17 浏览量:1884
| | | |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责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公路、水路交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起草公路、水路交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行业有关体制改革工作;指导、协调、监督全省交通行政执法工作。

  (二)拟订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参与拟订交通运输总体规划;参与拟订并组织实施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指导公路、水路运输枢纽规划、建设和管理;会同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港口规划,按规定负责岸线使用的管理工作。

  (三)承担全省公路、水路建设市场监管责任。依法负责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设计、招标投标、工程质量、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负责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指导、督促公路、水路交通战备工程建设,承担国防动员的有关工作。

  (四)承担全省道路、水路运输市场监管责任。组织实施道路、水路运输准入制度、技术标准和运营规范;指导城市客运、出租汽车、城市地铁和轨道交通运营以及汽车租赁等工作;负责汽车出入境运输、国际和国境河流运输的有关管理工作;按规定组织国家重点物资和紧急客货运输;承担省治理公路和水上“三乱”工作协调小组的日常工作。

  (五)负责公路、水路交通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承担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责任,依法组织或参与有关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六)会同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等部门拟订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行业投融资政策并组织实施;研究提出全省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财政性资金安排的建议;按有关规定对公路、水路项目立项、可研审批或核准提出行业审查意见;编制省级交通部门预决算草案并组织预算的执行,按规定负责交通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监督管理;参与拟订公路、水路有关规费政策并监督实施,负责收费公路收费站点、收费标准的审核工作。

  (七)指导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行业科技、教育工作。指导、协调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监测分析公路、水路交通运行情况,开展有关统计和信息发布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重大科技项目研究,指导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行业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

  (八)负责联系、协调民航管理机构;指导、协调道路、水路运输与民航运输的衔接;参与地方民用机场规划和建设工作;参与开辟新航线的可行性研究;办理省委、省政府交办的涉及民航事务的有关事项。

  (九)负责公路、水路国际合作交流与外事工作;开展与港澳地区的合作交流,归口协调、管理交通系统对台工作。

  (十)承办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部门决算单位基本情况

  从决算单位构成看,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包括12个机关行政处室(不含驻厅纪检组,省海员、公路运输工会)及17个下属单位,其中:列入2018年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单

  位详细情况见下表:

单位名称 单位性质 编制人数 实有人数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汇总)   1,876 1,508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本级) 行政单位 120 100
福建省交通经济科技信息中心 财政补助事业单位 14 12
福建省交通规划办公室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 28 26
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 财政补助事业单位    
福建省公路管理局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 148 122
福建省港航管理局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 87 74
福建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 45 41
福建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局 财政补助事业单位 72 70
福建省交通工程造价管理站 财政补助事业单位 28 26
福建省泉州港口管理局 财政补助事业单位 131 123
福建省交通运输人才职业服务中心 财政补助事业单位 20 18
福建省湄洲湾港口管理局 财政补助事业单位 209 133
福建省交通信息通信与应急处置中心 财政补助事业单位 17 14
福建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所 经费自理事业单位 84 42
福建省福州港口管理局 财政补助事业单位 790 629
福建省交通建设发展中心 财政补助事业单位 6 6
福建省运输管理局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 77 72

  三、部门主要工作总结

  (一)坚持当好先行,着力补齐短板,项目建设有新进展。把基础设施补短板作为重中之重,以实施路网提升“126”、港航建设“155”和运输场站“323”计划为抓手,形成重大建设项目“五个一批”的梯次格局。高速公路联网加密。建成国高宁东线福安至蕉城漳湾段、屏南至古田联络线、厦蓉扩容漳州天宝至龙岩适中段等7个项目235公里,新增通车里程116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达5344公里;新开工永定至南靖高速公路南靖段、三屿互通等4个项目91公里,续建29个项目967公里。普通公路网络持续优化。建成国道228福清元洪区纵四路至东阁农场段等31个项目350公里,新开工国道355芗城区石亭秋坑至天宝珠里段等44个项目209公里;建成农村公路2811公里,完成危桥改造290座、安保工程3180公里。港航工程多点突破。新建成平潭港区金井作业区4号、5号等生产性泊位8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718万吨,建成湄洲湾航道二期25万吨级航道,全面开工闽江马尾罗星塔至水口、水口至南平沙溪口航道整治工程。运输枢纽逐步完善。加快福州、厦门、泉州全国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积极推进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新开工平潭高铁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等7个项目,续建龙岩综合客运枢纽等36个项目,建成公交首末站30个。标准化管理上新水平。组织开展“品质工程”攻关行动,加大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水运工程形成以“三三三”为核心的施工标准化体系,三项标准化成果入选全国“十大标准化措施”,泉厦漳城市联盟路泉州段等5个项目被列为部省典型示范工程。

  (二)坚持精准施策,着力乡村振兴,交通扶贫有新作为。启动全省交通运输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全省投入496亿元用于加快53个交通重点扶贫县的通乡公路、村道安保、海岛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拓改窄路基路面1149公里、整治建制村“畅返不畅”项目103公里,全面完成三都岛、嵛山岛、南日岛3个海岛交通运输精准扶贫试点任务。“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全面建立“路长制”并被交通运输部推广,率先全面落实乡村道专管员制度,农村公路灾毁保险投保里程达8.9万公里、占比97%。“四好农村路”首次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各级财政扎实落实“3144”养护资金标准,全年筹集农路养护资金12.5亿元,比增102%。强化示范引导,永安、永春、晋江、晋安被评为全国示范县,新增5个省级示范县。实施“百乡千村”路网提升工程,改造通48个乡镇384公里三级路,新增通298个建制村1005公里双车道公路。农村运输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新增81个建制村通客车,通达深度进一步提升。促进客运、货运、邮政、商贸、旅游服务等多种资源汇聚,开工建设“多站合一、一站多能”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165个,建成港湾式客运站142个;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运营模式,累计新增县级物流中心15个、村级物流节点1994个,农村客货运输“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打通。交通扶贫富农效应进一步显现。特色小镇、乡村旅游景点和特色农业基地等交通运输条件有效改善,全省1380公里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全部开工,建成386公里,“交通运输+”生态旅游、特色产业、电商快递等扶贫新模式迅速发展。

  (三)坚持降本增效,着力深化改革,营商环境有新面貌。扎实实施交通运输改革,促进交通运输领域企业和群众办事事项“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趟”、“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建设交通行政审批标准化体系,提前一年建成并在全国交通运输系统率先运行,创新构建“运行清单+标准+平台+监管”的“清单+X”监管机制,建立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四级四同”通用目录清单;深化简政放权,继续取消和下放省级审批事项7项,取消证明事项10项,公布40种“不再重复受理证照”清单。减负降费持续推进。严格落实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免征和省政府高速公路通行费6条减免措施、货物港务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全年减费超32亿元。全面完成收费公路通行费营改增发票开具工作。在全国率先实施货运车辆安检、综检和环检“三检合一”改革,每车平均节约检测时间约50%,减少检测费用约30%。大件运输许可企业注册率跃升全国第二,审批效率显著提升。厦门港上线运行国内首创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缩短口岸通关时间40%。改革试点取得突破。平潭海事、运输、船检“三合一”并联办证创新举措获国务院推广;在全国率先全面推广内河船舶“多证合一”改革工作。完成全省交通运输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试点改革,实现省市县统计报送流程再造以及质量过程有效管控。监管方式不断优化。对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逐项制定事中事后监管措施,重点领域执法力度进一步增强,信用考核、质量信誉管理、“不适岗名单”和“黑名单”制度等新型监管机制逐步完善,联合奖惩及“信用交通省”创建工作取得进展。在全国率先出台道路运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机构改革稳妥推进。落实《福建省省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精神,完成渔船检验监督职能划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取得突破,福建省交通科技发展集团组建挂牌。

  (四)坚持高效融合,着力提升服务,现代服务业有新跃升。以现代服务业提比重、促融合为目标,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我省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现代服务业提速提质。集中两个月时间,全力开展项目攻坚,以大型民营企业、总部经济为重点,举办全省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项目对接会,对接项目204个、总投资1645.4亿元,签约项目25个,开工项目17个,集中揭牌9家开工运营企业,授牌5家无车承运人试点示范企业,吸引一批国内物流龙头企业来闽设立全国或区域总部。着力打造无车承运人产业集群,13家试点企业年开具增值税发票超30亿元,经济效益显著。加快打造政策洼地,联合出台《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在优化项目用地、强化降本增效、推进总部聚集、改善通行管理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互联网+交通”“高速服务区+旅游”融合发展,全省高速公路收费站实现通行费扫码支付全覆盖。厦门“掌上行”等巡游车网络电召平台上线运营,福建省道路运输网上服务系统“一站式”查询服务在全国复制推广。“一家报名、多家练车”跨校培训试点社会反响良好,“计时收费、先培后付”新型模式全面实施。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厕所革命”,出台交通厕所建设、运营管理标准,建设改造提升厕所254座,在全国率先实行高速公路服务区“公厕长”制度。全省县域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水平全部达到3A及以上等级,超65%达4A及以上等级。公交优先战略有力实施,新开通公交线路84条,延伸优化公交线路212条,晋江等18个县(市、区)实现全域公交化运行。城市轨道交通营运里程达55.2公里。海丝核心区建设走深走实。“丝路海运”正式开行,16条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被纳入首批“丝路海运”航线。厦门邮轮母港运营“一带一路”航线12航次,出入境旅客5.42万人次,同比增长292%。沿海港口累计开通集装箱外贸航线154条,缔结“友好港”16个,有效服务我省形成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闽台海上运输取得新进展。“小三通”航线更新3艘客船,闽台海上客运全部实现网络售票,完成客运量215.2万人次,同比增长10%;台湾地区货运车辆运营区域从平潭岛延伸到全省,海运快件物流通道初步形成,海峡两岸实现天天有航班往来,全年完成对台港口货物吞吐量182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75万标箱。

  完整内容请见附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