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成效及思路”在线访谈
2023年5月12日(星期五),福建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领导参与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网站在线访谈(视频录播、文字直播),就“福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成效及思路”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欢迎网民踊跃提问,积极参与!
- 时 间:2023年05月12日 09时30分
- 嘉 宾:福建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党委委员、二级调研员叶祥辉
[主持人](01:30)
欢迎大家走进交通运输门户网站在线访谈!今天我们访谈的嘉宾是福建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党委委员、二级调研员叶祥辉。欢迎您!
去年,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海事局联合印发了《福建省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做大做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工作方案》,着力加快推进世界一流港口建设。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去年我们取得了哪些成效?
[叶祥辉](01:31)
围绕加快推进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我们着力提高港口枢纽能级,做大做强港航生产,积极融入“四大经济”,高效打造富有韧性的港航物流供应链,全力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港口基础设施能力总体超前。全面落实全省及四个沿海港口规划,加速推进港航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全省港航工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52亿元,超年度计划17.5个百分点。新开工沿海港口工程项目10个,新建(含改扩建)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全省万吨级以上泊位达198个,港口实际货物通过能力超8.3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超2200万标箱。全球最大集装箱船、40万吨散货巨轮等各类最大主力船型可常态化靠泊,港口基础设施已适度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此外,南平港延平新城港区正式开港,南平至闽江口实现500吨级船舶全线恢复通航。
二是港口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7亿吨、180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2%、3.1%;其中货物吞吐量达到7.14亿吨,在全国沿海省市排名上升一位至第6位,福州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3亿吨,在全国主要港口排名上升两位至第15位,在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上升三位至第19位,首次进入全球前20位。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1243万标箱、全球排名第14位,超高雄港294万标箱、排名靠前4位。港口腹地拓展成效明显,通过海铁联运方式进出我省港口的集装箱11.24万标箱,同比增长60.5%;省外通过水水中转方式经我省港口进出的大宗货物1025.39万吨,同比增长17.5%。湄洲湾港连续三年成为大陆对台铁矿石最大中转港口,为台湾中钢等企业中转铁矿石超400万吨,同比增长20.1%。全国对台出口跨境电商包裹业务超过一半从平潭口岸出发。
[叶祥辉](01:35)
三是航运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凸显。全省营业性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达5.73亿吨、9873.30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4.2%、13.2%,分别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0.4个百分点、8.5个百分点。新增航运企业47家,新增船舶运力209.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8%,全省船舶运力达1855.1万载重吨,集装箱箱位达32.8万标箱,居全国第二;海洋货船单船平均净载量提升至1.3万吨。龙头培育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增兴通海运、国航远洋2家航运公司上市,全省运力规模10万载重吨以上企业增至36家,2家企业(国航远洋、安通控股)经营的船队规模跻身全国前10位,1家企业(安通控股)集装箱船队规模跻身全球前20位,1家企业(兴通海运)内贸危化品船运力规模全国第一。厦门港开通我省首条国内沿海游轮航线“厦门-深圳”滨海双城游,福州闽江夜游等3条航线入选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试点,我省成为全国入选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
四是港航物流供应链韧性显著增强。港口有力支撑服务我省外贸平稳发展。全年新增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17条,全省约300条集装箱班轮航线每月开行约2000个航班,通达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港口。“丝路海运”联盟成员达300家,命名航线增至94条,中欧(中亚)班列覆盖厦门港、福州港、泉州港,“海丝”“陆丝”实现无缝衔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运输大动脉更加通畅。
五是智慧绿色港航建设持续加快。厦门港远海码头集装箱水平运输自动驾驶项目入选全国第一批先导应用试点,海润码头在全国率先完成传统码头全流程智能化改造,福州港江阴港区、湄洲湾港罗屿码头、厦门港国际货柜码头、泉州港太平洋码头等智能化建设加速推进。福建企业自主研发的智慧港口项目首次“出国”,落地巴西桑托斯港。全省具备岸电设施泊位超过190个,占全省非油气化工泊位总数的一半以上。2022年港口岸电供电量达429万度,同比增长92%,船舶靠港接电5.2万艘次,泉州港鸿山热电码头成为全国唯一获评“四星级绿色港口”的发电行业码头。
[主持人](01:38)
营商环境是影响港航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船舶靠岸是否快速、集疏运是否通畅、费用是否合理、市场秩序是否健康等很多方面都是港航物流和货主企业关注的重点,能否介绍一下我们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
[叶祥辉](01:39)
2022年以来,我们突出改革创新,持续优化港口营商环境,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优服务,行业管理提质提效。省级出台优化港口建设与经营政务服务事项11项措施,推行船舶检验管理“标准化、可视化”、证书核发服务“清单化、流程化”,有效提升港口、航运服务效能。厦门港推行“信用+科技+普惠金融”三方协同监管新机制,试点首批基于多式联运“一单制”运单的金融服务应用,连续4年获评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最佳成绩。
[叶祥辉](01:41)
二是降成本,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持续实施港航扶持和港口费收减免政策,2022年全省港航系统拨付扶持航运发展资金约1.75亿元,及时兑付2021年度“丝路海运”港航发展专项资金1.77亿元,减免港口货物港务费、引航费等约2.24亿元。上报中小微企业纾困增产增效专项资金贷款重点行业“白名单”100家。
三是提效率,保障船舶“快进快出”。对粮食、电煤、LNG等重点物资运输船舶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引航、优先过闸、优先锚泊、优先靠离泊,有力保障供应链产业链畅通稳定。厦门港远洋干线国际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港时间分别位列全球主要港口第3和第4,综合效率和装卸作业效率全球领先。
[主持人](01:42)
港口枢纽能级不断提升,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港口营商环境更加优化,这是我省港口发展的喜人成效,也是我们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港口的信心之源。那么接下来,围绕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我们有什么思路?
[叶祥辉](01:43)
我们将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新发展格局,以交通强国建设为统领,认真落实厅党组工作部署,着力实施国际一流强港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化港航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富有韧性的港航物流供应链,更好服务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支撑我省高水平对外开放。
[主持人](01:44)
下面我们看一下网友提问。
[小林(网友)](01:45)
到“十四五”末,福建港口发展有什么具体目标呢?
[叶祥辉](01:46)
到2025年,力争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达8亿吨、集装箱2300万标箱。厦门港跻身世界一流,港口能力、运输便利化程度、集疏运结构合理化水平、泊位专业化率、国际影响力等关键发展指标稳居国内前列。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和福州国际深水大港建设卓有成效,全省建成功能分工合理、空间布局优化、保障能力充分、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东南沿海港口群。
[小张(网友)](01:47)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港口建设和发展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叶祥辉](01:48)
一是加强集约开发。重点推进翔安港区1-5号泊位、罗屿13-15号泊位、江阴港区18-19号泊位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福州港可门6-7号泊位、厦门港古雷南20-22号泊位、湄洲湾港罗屿8号、11-12号泊位等28个项目建设。推进重点港区深水航道、防波堤、锚地建设,加快三都澳漳湾、罗源湾深水航道二期、湄洲湾航道四期工程等项目建设。
二是强化集聚经营。支持我省港航企业加强与干线班轮、重要供应商股权合资合作,提升规模实力。推动港口企业加强与内贸航运龙头企业合作,引导在我省设立中转基地,加大内贸中转。指导港口企业加大营销力度,加强与大型货主、矿商、贸易商的业务合作。引导港航企业整合优质资源,实现规模化发展。
三是优化港航服务。推动省、沿海各地市出台或延续港航扶持政策,力争全省运力规模突破1900万载重吨。健全完善船检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推行船舶检验全过程留痕管理。配合海关等部门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推进通关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
[主持人](01:52)
好的,感谢叶祥辉同志的详细介绍,本期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关注!
[叶祥辉](01:53)
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