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港口优势做足海洋文章 北岸海洋经济风生水起
来源:湄洲湾港口发展中心 时间:2012-07-23 00:00


东吴港区整体概貌
  连日来,位于北岸开发区的东吴港区一片繁忙,挖掘机、大型卡车来回穿梭项目现场,工人们抓住有利的施工季节加快推进项目进度。登上北岸辖区的妈祖阁远眺东吴港区整体概貌,港口建设风生水起。
  不久前,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指出要把加快海洋经济发展作为福建发展的战略重点抓紧、抓好、抓实。我市也把发展海洋经济纳入议事日程加快推进。
  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排头兵,北岸开发区港口资源丰富,其岸线总长约75公里,其中深水岸线15公里,可建成5-40万吨级散货码头19个、5-15万吨多用途泊位11个,海洋经济发展蓄势待发。
  “随着海域功能的调整和港口交通、临港产业的顺利推进,北岸的海洋经济从传统的近海养殖向远海养殖、远洋捕捞、临港工业转变,逐步向能源、纸业、钢铁、物流、旅游五大产业谋求新一轮的发展。”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邹水高说,近年来,北岸围绕“港口立区、工贸兴区”发展战略和“超百争五促崛起”目标任务,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海洋经济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开发区海洋生产总值为4.63321亿元,占该区地区生产总值14.59亿元的31.76%。
  临港工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和港口建设加进推进,一大批临港工业项目、海岸工程项目和海洋工程项目在北岸相继开工建设,受海洋工程建筑业的拉动,临港工业快速成长。
  而作为该区海洋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东吴港区港口建设态势喜人。东吴港区东1#、2#、4#-6#泊位码头于2009年动工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14.3亿元。目前,东1#泊位码头于已正式开港运营,东2#泊位沉箱已全部预制与安装,胸墙已完成浇筑,完成东2#泊位墙后棱体抛填工作,争取第三季度实现投产。6#泊位沉箱已预制38个,安装24个;4#-5#泊位沉箱已完成模板改造工作,明年4-6#码头全面实现竣工运营。



东1#码头固定式抓斗正在卸煤作业
  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连片码头建设,于2010年开工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4亿元。其中,9#~10#泊位工程已基本完成前期手续审批,陆域回填海砂约完成2.8万方。8#、11#-15#泊位港口物流园区工程也基本完成前期手续审批。东吴港区装卸车场及物流园A区陆域回填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项目争取第三季度实现工程竣工。
  “近段时间,我们一直在主动加强与项目业主联系,做好林浆纸一体化、火电厂二期、上海泰盛浆纸一体化、神华湄洲湾港电储一体化、石门澳产业园等重大临港产业前期服务工作,争取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建设。”采访中,邹水高表示,按照北岸开发区“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跨越发展、新城崛起”奋斗目标,今后,北岸开发区将最大限度地发展海湾、海洋和港口优势,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争取在经略海洋上有新的作为。
  据介绍,该区正着手修改完善《北岸开发区海洋经济发展重大项目规划》,重点突出临港产业、海洋生物、能源等领域。在发展海洋能源项目上,除了加快海上风机制造业的规划,还积极推动中海源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前期报批工作,促进项目早日落地开工。
  记者 黄国清
  通讯员 林胜奕 王雪玉 文/图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