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大港口建设气势如虹 东吴作业区2#泊位第三季度将投入使用 _ 媒体视角 _ 省交通运输厅

大港口建设气势如虹 东吴作业区2#泊位第三季度将投入使用
来源:本网 时间:2012-09-17 00:00 浏览量:53
  近日,位于北岸开发区的东吴作业区东2#码头上一片繁忙,工人们抓住有利的施工季节加快推进项目进度。记者看到,码头泊位主体施工工程早已完成,卸船机、多用途门机、皮带输送机等货物装卸系统也已安装完毕,目前正进入码头建设的最后一道工序--面层施工阶段。同时东2#码头的后方堆场建设也进入了尾声。据介绍,东2#码头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内投入使用,这也将成为继东1#码头后,东吴港区在今年投入运营的第二个泊位。
  据福建八方港口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副经理郭建新介绍,东2#泊位海岸线长348.65米,主要是用于煤炭、矿石等散货以及件杂货的装卸工作,配有3台40吨多用途门机,靠泊能力为15万吨级,和东1#泊位连片开发后,形成岸线总长600多米的作业区规模,将会极大提高港区的靠泊能力和生产运营能力,日卸船能力可达3万吨以上。
  另外,除东1#、东2#码头外,东吴作业区其他6个码头的建设也在加速推进中。这8个码头形成东吴作业区规模壮观的港口群连片开发,全部建成后年吞吐能力可达2000万吨。
  近几年是我市建市以来对港口建设投入最大的一个阶段,连片开发、大手笔建设,是这一时期港口建设最主要的特征。从莆头作业区到东吴作业区,从石门澳作业区到罗屿作业区,大规模大开发建设气势如虹。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至今,东吴作业区8个泊位、罗屿作业区8个泊位、莆头作业区6个泊位以及罗屿4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国投湄洲湾大型煤炭码头,已累计完成投资近56亿元。
  同时,为完善港口功能,形成快速的物流通道,近年来,我市还加快推进向莆铁路莆田段、莆永高速公路莆田段、沈海复线高速公路莆田段、湄洲湾至重庆高速公路莆田段建设,积极构建“一纵、一横、一支线”铁路网和“两纵两横”高速公路网。随着这些重大疏港通道的建设,莆田即将成为内陆地区的重要出海口,也将成为福建的现代物流中心。
  据福建省湄洲湾港口管理局副局长陈文雄介绍,这几年湄洲湾港口建设的投资从2009年的20亿元到2010年的30亿元、去年的40亿元,今年要达到50亿元的投资规模,明年后年的投资规模也将会逐步增加,力争在2015年使整个湄洲湾南北岸吞吐量可以达到亿吨,通货能力可达到1.5亿吨,其中北岸达到1.5个亿的吞吐能力,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5千万吨。
记者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我市建成生产性港口泊位达4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泊位4个,目前在建万吨级以上泊位14个。目前全市港口吞吐能力超过4000万吨,去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为2079万吨,是2005年1050万吨的近两倍。随着莆头作业区、东吴作业区、石门澳作业区及罗屿作业区在建泊位的建成后,吞吐能力将达到3亿吨,莆田港将成为海西港口群的主枢纽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