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上午,台风“杨柳”即将在台湾东南部沿海登陆,福州地铁工作人员正密切关注福州地铁防台防汛信息化平台,及时查看气象预警、物资配置、值守人员等信息。一旦站点或线路区间因台风受损,福州地铁就会通过平台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开展应急处置。在刚刚举办的“2025交通安全创新大会”上,福州地铁防台防汛信息化平台还成功入选人民交通杂志社“2025年数字交通典型案例”。
福州地铁防台防汛信息化平台集成了实时监控、数据分析、预警发布和应急指挥等功能,旨在利用信息技术,缩小极端天气情况下决策层与现场一线之间的信息差,提升地铁调度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应对能力,为地铁防台防汛决策提供支持。
平台融合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与可视化展示于一体,形成全面覆盖的应急处置信息平台。其中主要包括防汛应对图、防汛物资、值班值守、气象预警、响应通知、重要险情等多个模块,为防汛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数据实时共享,赋能精准决策。汛前实时采集全线网范围内气象信息,及时预警台汛风险,为防汛工作提供宝贵“先机”。汛中通过信息集中共享,动态更新地铁各属地的受灾情况、应急物资、应急设备、值守人员等关键数据,为各级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数据支撑,科学指导应急处置。
固化协作流程,增效应急处置。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跨部门协作管理,并将应急处置流程固化到系统中,实现任务分派、执行跟踪、结果反馈流程化,加强应急命令执行管控,大幅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多场景适用,保障全域覆盖。平台支持多端应用,从决策层到现场一线的各级防汛部门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多种设备灵活接入访问、快速上报、快速响应,实现防汛工作全域覆盖。
平台自上线投入使用以来,已成功经受住“格美”“康妮”“山陀儿”“丹娜丝”等多个台风的考验,有效提升应急响应效率。下一步,福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将进一步指导福州地铁深化数据融合与技术创新,构建“智享、智管、智调”一体化应急体系,推动福州市轨道交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福州市道运中心 黄伟清) |